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這網誌題為「竟然成為數學家」。「竟然」,顧名思義,從小我沒有成為數學家或者教授的想法。可能讀數學的成績比較好一點,亦有興趣了解一些數學問題背後的原因,問一下為什麼。就這樣而以。完全沒有想過會做數學教授。雖然這裏題為「數學家」,其實距離一個真正的數學家非常遙遠。自己也只是在某一方面的數學知識比其他人多了一點點。這個題目,只是有一點點嘩眾取寵的意味去吸引人繼續看。我想這裏的英文題目可能更貼切,Mathematics As A Profession,自己也只是希望將數學作為自己的專業。要稱得上「家」這個水平,很可能一生也沒有辦法達到

 

在這幾篇文章,希望分享一下自己一些「讀博」和回來科大的經過。


中學經歷

 

中學剛開始的時候,數學及理科成績真的是一般般。這裏我找了以前數學的成績表出來。數學的成績只有61分,如果少了2分就亦都變成紅色了。紅色的分數亦都包括了經濟和科學。現在看起來,真的要說「求學不是求分數」。(也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音樂拿到D+ 這個成績是Above Average,到底同班同學的音樂是有多差。)那個時候,真的對數學科完全沒有什麼興趣。完全不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那時候學過什麼東西,到了現在一點也想不起來了。反而,在中學的時候認識了一班好朋友,我自己覺得這比學業上的成績更加重要。怎樣認識新朋友和怎麼與人溝通的這些技巧,現在看起來反而是在學術界甚至乎社會上最為重要。

 

在高中的時候,數學科可能因為得到一些好老師的教導,漸漸好了起來。也可能是因為那些數學需要更好的想像而不需要太多背誦。自己的記性非常差,很多東西背了很久,一下子又完全忘記了。反而高中純數學(AL Pure Math)所需要的,是對問題的理解及掌握。是否記得以前有沒有做過同樣的題目,就不是太過重要。自己特別喜歡這種模式。可能亦因為這樣子,慢慢就習慣了一個在大學非常需要的能力。因為在大學裏面幾乎每一門課對學生來說都是完全新的,根本沒有可能把所有東西通通背進腦中。一個經常跟學生講的例子,就是大學第一年的第一門微積分,學生很可能就只會用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學了差不多等於整個文憑試M2的課程。所以怎樣去把見過的知識,在短時間裏面融會貫通(而不是好像相機一樣拍張照傳到腦裏面)就顯得特別重要。

 

大學聯招

 

因為好像對數學的能力比較強,而且在一些大學開放日裏面見到應用數學可以運用的地方,在大學聯招的時候就把數學放在自己的第一選擇上面。那時候,完全是按自己的興趣去挑選科目。畢業時是否能找到一份工作,不是我自己最關心的問題(那我當然知道,大學畢業之後找中學老師,亦都是其中一個選擇)。就是因為興趣,所以很多現在的同學可能會覺得我的聯招排位是隨便亂選的。如果我沒有記錯,我自己的第二選擇(A2)好像是計算機科學,第三位(A3)是建築學系。只要HKAL中文及英文科合格,基本上看來,入數學系是十拿九穩的。所以在放榜的時候,看見自己的成績也不太差(數學科是A,也只有數學科是A。中文科E,差一點F就沒辦法直接進入大學了,有機會再分享我寫作卷得到UUnclassified)的經驗 ),入自己的第一志願沒有任何的擔心。

 

大學本科的選修

 

在大學的三年裏面,真的學懂了很多關於應用數學的知識。最後一年的畢業論文做的,是關於粒子運動模式的計算。馬上要我做一次關於這題目的講解,可能也需要一點時間回想一下。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一個機會,把之前三年裏面學到的事情作一個整合,去練習怎樣解決一個應用數學裏面的問題。而且,幾乎跟所有修讀應用數學的同學都成為好朋友。一直到現在還久不久一起出來聚會。那一年12個應用數學的畢業生裏面,包括我自己,有3個一同在科大修讀碩士。那時的想法其實也是非常的直接。見到自己成績雖然不是整級數學系學生裏面成績最好那一個,但是也過得去。見自己對研究有一些興趣,申請一個研究碩士課程就變得好像理所當然了。也真的沒有想過,一個碩士是否真的可以幫助自己事業的發展。

 

找工作

 

到碩士畢業,也真的沒有想過去修讀一個博士課程。差不多畢業的時候,已經開始找工作,希望申請到一個中學的教席。那個時候,根本還沒有那些所謂教育文憑的要求。有一個碩士學位,自己猜想可能對找中學教席非常有幫助。而且,我亦都有一些代課的經驗。還記得曾經有好幾星期在一間中學代課,教授過高中的純數學。可是,那時候投了一百多求職信,完全沒有收到面試的通知,對我來說也是頗為震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