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本科生時期學習到最特別的知識(二)


數學考試也要作文


另外一個比較特別的經歷,就是認識到,在數學科的考試裏面也不一定要「計數」或者寫證明。記得在本科生最後一年的時候,終於可以修讀一課在數學系裏面的流體力學課程。老師是我以後在碩士時的指導老師。那個課程內容,我也覺得對本科生來說有點困難。除了需要掌握偏微分方程,亦需要使用到複函數去解決一些流體力學裏面二維空間相對比較簡單的情況。所以課程內容,對同學的數學能力要求也相對比較高。甚至乎還記得,有一些功課我們全班20人都不懂得怎麼做。我要跟TA去討論好幾個小時才把一條題目解決。雖然如此,還是覺得那些時間花得非常值得,非常欣賞這門課以及裏面提到的所有數學技巧。因為課程內容非常豐富也很有挑戰性,我對過去幾百年人類對這科目的貢獻也是衷心佩服。


這門課的後半,介紹了雷諾數(Reynold’s number)如何影響着流體本身的黏度(Viscosity)。指出當這個參數趨向無限大時,流體的黏度就趨向零,流體就會變成無粘性流(Inviscid Flow),數學上就可以用歐拉方程(Euler Equations)去表示。而其他的情況,我們就可以用納維-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去模擬流體不同的狀況。


還記得考試的時候,除了要求計算一些複雜的情況,找出不同狀況下流體對飛機機翼所產生的承托力,最驚訝及困難的,是有一條寫文題目,要求我們寫出所有關於這個雷諾數的相關知識。這條題目是一個全新的考試模式。以往從來沒有搭過一份考試卷需要我們用文字作答。看見這條問題的時候,感覺好像在考英文卷一樣,需要寫一篇文章。發呆了一下,便馬上組織一下文章的結構。


現在回想起來,這個經歷其實對我也有一點影響。很多時候我們做數學,以為只需要把數學問題解決,所有事情便完結了。可是在學術界,更重要的是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識用一個清晰,有條理的方法展現給其他人觀看。所以寫文章,就不可或缺了。如何將自己發掘到的知識清楚地介紹給讀者,需要一些非常困難的技巧。如何由一個想法引領到另外一個題目,需要的,是對知識清楚的掌握。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引領其他人了解到你發掘到的新知識。這些知識和技巧,其實就算以後沒有留在學術界,也是非常重要。寫文章,就是與其他人溝通。沒有解釋自己的能力,在其他工作崗位上面要有良好的發展也會有一點阻力。所以如果可以早一點,把寫文章的技巧掌握到,這對無論是否希望留在學術界的同學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一款考試模式,自己這麼多年的教學裏面其實都沒有使用過。不是說不敢使用,也不是說同學沒有能力好好的把考試卷做好,而是因為現在已經有其他科目需要同學撰寫報告。最近幾年都教授Final Year Capstone Project。分數評核的一個很重要部份,就是同學必須要遞交一份學期報告,把一個學期做的項目清楚用學術文章的模式遞交。所以其實在現在的四年課程裏面,已經有很多機會給同學練習自己寫文章的能力。就不需要我在一門課的其中考試要求同學寫一段文章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