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什麼是數學(五)



一個研究學者可以在不同的研究範疇遊走的例子並不罕見。我們數學系內也有不少教授博士學位並不是由數學系取得,有物理系的或者土木工程的。可是我們並不應該,也沒有辦法根據他博士學位去定義他是否一個數學家。我們科大上一任校長陳繁昌教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的博士是史丹福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學位,後來到了UCLA的數學系成為教授。他做的研究是線性問題的數值方法和圖像處理問題。這些都是計算數學裏面非常重要的中心問題。在科大當校長的時候,他就同時是數學系及計算機 科學系的教授。有些他做的問題都是運用數學的工具解決一些應用問題,有些時候他做的研究方向就是一個計算機科學的問題。我們數學系現任系主任,所念的博士學位是天文學的,現在就同一時間是數學系和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的講座教授 (Chair Professor)。 他做的問題是計算流體力學,他有的研究是設計一些計算方法解決流體力學的方程式(這部份就是數學系所做的研究),另外一些研究希望把這些計算方法應用到真實的飛行工具上面(這些就是工程方面的研究)。


如果我們需要仔細看他研究方法才能定義他所做的是否數學,去決定他是否一個數學家, 實際執行上也非常困難。始終所謂研究,就是去發掘一些其他人沒有想過沒有做過的問題。要清晰地把其他人所做的研究(甚至只是研究方法)搞明白,有需要花很多時間。有些聽起來好像有一點道理的方法,但仔想來也不太有用。有些人會提議,如果看一下他研究成果投到那一些研究期刊,從期刊的類型我們也可能可以猜想一下 他做的問題是否數學問題,用的是否應用數學研究的方法,從而決定他是否一個數學家。 其實每個研究範疇,都有一些專門的研究期刊。有幾個期刊我自己比較想投稿,例如SIAM Journal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SISC),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JCP) 和 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JSC)。題目裏面可能都只會知道和計算有關。如果看見JCP 就說他是一份物理的期刊, 而不清楚他其實是計算數學裏面一份高水平的雜誌,這就有點不公平了。研究期刊就跟研究範疇差不多,同一個題目其實也可以有不同的研究人員在上面發表文章。 以JCP 為例,如果投稿的文章裏面含有計算技巧應用到物理問題上面,其實就已經符合期刊的期望。裏面的題目和數學的研究工具包羅萬有,由計算流體力學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到 網絡流理論 (Network Flow Theory),從有限差分法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到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全部都可以是熱門的應用數學問題。


所以外人去評論一個人所做的研究範疇是否屬於數學,他是否一個數學家,其實有點困難和有點危險。我從來不會質疑其他同事是否在做數學的研究,到底他所做的數學是純數學方面的,還是應用數學多一點。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自己定義自己是否一個數學家。回想起很多年前,還在做博士後(PostDoc)的時候,到了美國另外一間大學「見工」。跟數學系每一位同事聊天,多一點認識那所大學的數學系和大學的環境,也讓有機會成為同事的教授認識自己。記得其中一位教授問到,「聽你的研究報告,好像包括了好些不同的問題,那你覺得自己做的是應用數學方面的問題還是計算數學的研究呢?」以往所做的研究,不是指導教授所提議的,就是一些自己可能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做的範疇應該歸納到應用數學還是計算數學。他這樣子一問,自己也頓了一下。想了一下,也只能說自己做的有些問題是比較應用,有另外一些問題可能包含多一點計算數學的成份。現在回想起來,那位教授可能就是在使用最公平的辦法,將我的研究範疇放到他們學系裏面相對應的研究方向裏面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