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本科生需要知道的大學潛規則 - 教授篇(五)

 


除了譬如Google Calendar這些生活小工具,同學們可能已經非常習慣其他的通訊軟件,例如WhatsApp Snapchat Telegram等等等等。對「電郵」這個老土和冇效率的工具完全摒棄。我非常明白,WhatsApp或者IG的DM自己也經常使用,完全理解和掌握他馬上直接的溝通模式。可是亦都希望同學了解,電郵應該還是學校跟學生唯一正常的溝通渠道。學校很多訊息還是通過電郵發放。我們要推廣和宣傳一些活動,還是會通過電郵通知同學。我亦都知道,同學們每天可能收到數十個這些廣告電郵,發覺對自己可能沒有太大關係,越來越不會查看電郵。

但是你這樣子就可能錯失了很多不同的機會。你可能會錯失了面試的通知,可能錯失了報讀一個特別課程的機會,也可能不知道一個適合自己的internship機會。所以我還是會鼓勵同學花幾分鐘看一下這些我一定跟自己直接相關的電郵。自己一天可能收到上百封電郵,不一定即是全部查看,但都會盡量盡快查看完郵箱裏面所有信件。大部份時間我都把電郵轉發到Gmail,而不查看學校的郵箱。Google的filter做得非常好,一般都不會讓我有機會看到釣魚郵件,那些什麼「你電郵郵箱中毒請按以下連結」又或者「我們有一筆10,000,000的獎金」等等的電郵從來沒有看到。而且他也有很多小工具自動幫你將電郵的重要性分開,你可以只看一些相對重要的電郵,這樣其實大大減低了你有機會浪費的時間。

可能是由於同學們沒有機會練習,有些同學沒有辦法了解發送電郵跟你使用WhatsApp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通訊軟件,是一個直接對話,跟打電話沒有太大分別。一切直接了當,你想問什麼可以即刻發問。可以冇頭冇尾,輕鬆聊天。但是一個電郵,其實比較像一封信件。語氣可以非常輕鬆,但是我們期望還是比較像一封信,有上款下款,用完整句子。說起電郵這個題目,我肯定很多同事都有無窮的意見,聽來的例子也非常多。看看機會,仔細的以後才跟大家分享。

其中一個問題,是到底你應該如何稱呼教授,也就是這封電郵的上款應該使用什麼。「Dear Professor X」應該還是最正常最合適的稱呼。有些時候教授在第一節課會跟同學介紹自己,在那一刻可能已經跟同學說可以叫他做什麼什麼,而不需要什麼時候都叫他Professor X。我自己在第一節課就已經跟同學說你可以叫我做Tim,所以當你發電郵給我,其實已經可以使用「Dear Tim」。另外也曾經收過,「Dear Sir」,也不是不可以,但就已經有一點感覺奇怪。也曾經收過「Dear Professor Yu」(我的英文全名是Leung Shing Yu),同學們把我的姓和名字倒轉。如果是對我毫無認識的人,發生這個情況我還可以原諒。但如果是我的學生出現這些情況,就顯得有點太過不小心。這個關於上款的問題,同學們可能真的覺得沒有大不了,覺得我們大驚小怪。但是除了這個電郵的情況,以往也聽到一些中學校長的「投訴」。他們說,在招聘新入職教師時,有畢業生把上款寫成「Dear Principle」(!)。校長說,如果看見這樣子的情況,他們會把求職信直接放在一邊而不會考慮。由於這個Principle並沒有串錯字,一般的軟件並不會指出錯誤,所以就造成這個無可挽回的結果。

另外一個同學們要注意的,是希望同學們可以告訴我你是在我那一門課的學生。同學們可能可以清楚解釋這封電郵的目的,但忘記告訴我們你是誰。就算你使用學校的郵箱發信給我,我還是需要花一輪功夫才可以將你找出來,了解到你找我的目的。

發了電郵,希望同學亦都會給予我們足夠的時間回覆。他跟社交媒體不同,我們不一定馬上有時間回覆。你所問的問題我們可能要找一下資料,看一下上課的材料才有辦法在電郵裏面回覆。我們可能也要把功課的題目找出來看一下,自己再做一次,看看題目是否有問題。回應我們當然會盡快處理,但還是那一句,我們還是有其他事情需要處理。甚至乎,有些時間我們可能太忙,已經把這封電郵忘記了。所以真的有這些情況出現,希望同學也可以見諒。隔了一段時間,你可以根據前面一封電郵,再發信我們,問一下我們的進展。我們可能那時才把你上一次的問題想起來。如果是這樣子,我們還是會立即處理你的問題,將你的電郵加上「急件」的標籤馬上回覆和解答。

總結一下這〈教授篇〉,其實還是跟做人的道理一樣,將心比心。處理跟教授的關係就跟處理朋友的關係一樣。互相保持尊重,不要什麼事情都「老奉」。有些同學會覺得自己付了學費,就應該得到尊貴客戶的待遇。可是大學並不是商店(我們不是學店),始終還是一個學校的環境。沒有人欠了你什麼。

留言

  1. 噉教授老奉要學生白做又點話😏

    回覆刪除
  2. 白做一些什麼事情呢?是指額外的功課?不予評分的考試?還是其他潛規則的事情 😏 ?

    當然我也不是說所有教授對學生都非常好,但我所見到大部份的都還是可以接受。

    在另外一篇文章裏面都提及到同學們應該如何處理教授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但那篇文章的對象主要是研究生,他們跟教授的關係更加密切:

    "有時候教授可能會找你幫忙做一點跟研究沒有太直接關係的事情。可能是幫忙一個學術討論會,可能是幫忙安排研究組的固定討論班。甚至乎,以往在外國也曾聽過教授要求學生幫忙小孩學校運動會的計時工作。當然這些工作不一定會有額外的薪酬,而且聽起來跟研究沒有幫助。潛規則,絕對不是說同學一定要幫忙。如果真的不願意或者沒有時間幫忙,絕對要拒絕,以免教授將來會更進一步,不斷要求同學幫忙其他與學術完全無關的事情。無論如何,同學們最應該花時間的還應該是自己的研究。可是如果同學對這些「義工服務」的主題有興趣,其實也可以考慮一下。"

    https://mathematicsasaprofession.wordpress.com/2022/03/08/%e7%a0%94%e7%a9%b6%e7%94%9f%e9%9c%80%e8%a6%81%e7%9f%a5%e9%81%93%e7%9a%84%e5%ad%b8%e8%a1%93%e7%95%8c%e6%bd%9b%e8%a6%8f%e5%89%87-%e7%a0%94%e7%a9%b6%e6%8c%87%e5%b0%8e%e8%80%81%e5%b8%ab%e7%af%87/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