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一個經常聽到同學非常擔心的東西,就是自己在大學裏面的成績不太好。在大學第三或第四年,經常說要努力讀書去「追Hon」。說要拿到最起碼Second-Up榮譽畢業。我經常對這個充滿疑惑。

同學們經常會有一個迷思,覺得如果成績沒有拿到一級榮譽,對之後找工作會有很大的影響。你可能說,當然啦,你成績那麼好當然是會說這些「風涼話」。我知道我沒有很多找工作的經驗,不知道什麼級別的榮譽畢業對同學長遠工作發展有什麼很大的影響。可是我從不同畢業生回來做分享時聽到的,他們很多成績也不是特別的好,可是工作也順利啊。(當然可能也是因為他們的事業比較成功,我們才把他找回來跟同學做一個事業分享。)我就真是沒有聽過或見過,有公司每年招請新人的時候會告訴公眾,我們今年有找了多少多少個GPA 4.3的同學。公司招聘員工,目的不是要顯示他們的成績有多好,而是覺得他們可以跟同事合作,完成一件工作,為公司盈利有所貢獻。如果找回來的員工,學業成績非常好,可是卻沒法融入工作環境,「搞亂檔」,這間公司可能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發展。

每一次跟大學新生做指導的時候,我都會首先問「有沒有開始想一下畢業時會找什麼樣的工作呀?」很多時候得到的答覆都是不清楚、不知道、未想過、再看看。當然我也不期望所有剛入大學的同學都會跟我分享自己的人生計劃,又或者已經將人生規劃上得一清二楚(我自己就一直都沒有太多的計劃)。認真的說,我亦仔細的答案不大有興趣知道。這問題的目的,只是想大約知道同學會不會在畢業的時候,做研究,讀一些研究型的碩士或博士學位。因為這個答案,對我怎麼鼓勵同學以後大學生活會有比較大的分別。

如果他們的回答是說,「我非常清楚自己是想繼續讀書,研究會是作為我一生事業」。又或者是說,「我對研究都比較有興趣,可是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那麼,大學的讀書成績是會相對比較重要。我也會鼓勵他們可以多放一些時間在學習上面。雖然說,是否放很多時間在學習跟會否得到好成績,是沒有一個一定的關係。可是如果同學希望繼續在學術界發展,應該要多看看不同的知識,充實一下自己的背景。無論成績好與壞,我反而覺得更重要的事他們有否參與過一些研究工作。所以我都會鼓勵他們在跟着的時間參加一下學校所舉辦的UROP(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又或者是跟一些教授嘗試做一點研究計劃。因為這些同學都是比較少數,可能在另外文章才繼續分享這些同學應該怎麼安排自己大學生活去幫助日後碩士或博士的申請。在這裏就不繼續討論了。

對於剩下來大部份的同學,我都會跟他們說,讀書成績不是那麼的重要。頭盔mode:我沒有叫他們不要讀書。我沒有叫他們不要讀書。我沒有叫他們不要讀書。我只是說讀書不應該他們在大學裏面最重要的事情。當然不斷聽到社會上某些人說,「大學生唯一的工作就是把書讀好。學生不就是應該讀書嗎?不讀書應該做什麼。」學生在大學裏面應該學習什麼東西,我在其他文章已經有所分享,在這裏就不仔細探討。總的說一句,讀書成績或者CGA(Cumulative Grade Average),只是同學在大學裏面在學術表現方面的指標。並不能真正反映同學在大學是否有所成長。大部份關於軟知識(Soft Skills)的能力,並不可能在一個數值分數裏面顯示出來。

我會跟他們說,讀書成績雖然不是最重要,但是我對成績還是有一條底線的。我會希望他們每一科目都合格,不要每一重要的科目都「逢二進一」(就是說,那些必修科目都要讀兩次才會合格)。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畢業的時間。大部份的三年級或四年級的課程,都可能需要同學把之前的一些必修科裏面完成。如果同學前面這些必修課要讀兩次,甚至三次,他們就很有可能要將這些第三年或第四年的課程延後。他們就很可能需要在大學四年半才可以畢業。然後,我也希望他們不要因為成績太低而每個學期都收到學術警告。所以這兩個條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們每個學期所讀的科目,我都希望他們平均可以拿得到C-。這其實也應該不是太過困難。

成績太差,對參與學校某一些活動是會有一點影響的。比如說申請獎學金。很大部份獎學金的申請都會看同學學術成績的表現。可是我們仍然會有一些「非學術表現」的獎學金。同學們可以按着自己表現出色的項目,嘗試申請這些不同的獎學金。又例如說,有一些到海外交流的機會可能也會對成績有一點要求。可是如果同學不是指定某一所大學,我們海外大學交流的夥伴裏面仍然有一些對成績要求不是太高的選擇。海外交流的目的,也只是去接觸一下外國的文化,認識一下其他地方的朋友。所以也不一定要指定某一些美國長春藤大學。極端一點講,一些你會去短期旅行的地方,其實亦都不應該是你海外交流的目的地。

而且,我亦都會一再重申,我也不是說他們成績只要達到平均C-以後,就什麼都不用做,過一個頹廢的四年生活。在大學裏的生活更重要的事,是把自己的軟知識學習好。而這些知識是不會在一個學術科目裏面學習得來的。可能是多參加一些社會上面或者學會的活動,或者跟朋友一起組織不同學會的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學校當然亦都舉辦了一些非常好的活動,比如Red Bird Program或者一個叫Connect的Program。這些項目都會嘗試段練同學不同的軟知識,也給他們多接觸社會不同層面的市民,去了解他們的需要。所以同學就必須要花一些時間在非學術的活動上面。而參與這些活動,他們在大學時候的生活實際上將會比只是讀書更為忙碌。


留言